關鍵詞:閥塊
說到閥塊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吧,閥塊廠家的小編已經在前面的幾篇文章里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很多相關的知識了,為了讓更多的朋友了解該設備,接下來閥塊廠家的小編將繼續為大家帶來閥塊的相關信息。比如說該設備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另外,在設計該設備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這些相信大家都不太了解吧,那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閥塊是由閥塊體以及其上安裝的各種液壓閥、管接頭、附件等元件組成。
1、閥塊體
閥塊體是集成式液壓系統的關鍵部件,它既是其它液壓元件的承裝載體,又是它們油路連通的通道體。閥塊體一般都采用長方體外型,材料一般用鋁或可鍛鑄鐵。閥塊體上分布有與液壓閥有關的安裝孔、通油孔、連接螺釘孔、定位銷孔,以及公共油孔、連接孔等,為保證孔道正確連通而不發生干涉有時還要設置工藝孔。
一般一個比較簡單的閥塊體上至少有40-60個孔,稍微復雜一點的就有上百個,這些孔道構成一個縱橫交錯的孔系網絡。閥塊體上的孔道有光孔、階梯孔、螺紋孔等多種形式,一般均為直孔,便于在普通鉆床和數控機床上加工。有時出于特殊的連通要求設置成斜孔,但很少采用。
2、液壓閥
液壓閥一般為標準件,包括各類板式閥、插裝閥、疊加閥等,由連接螺釘安裝在閥塊體上,實現液壓回路的控制功能。
3、管接頭
管接頭用于外部管路與閥塊的連接。各種閥和閥塊體組成的液壓回路,要對液壓缸等執行機構進行控制,以及進油、回油、泄油等,必須與外部管路連接才能實現。
4、其它附件
包括管道連接法蘭、工藝孔堵塞、油路密封圈等附件。
1、設計閥塊時應考慮系統管路走向,同時應考慮扳手操作空間;對于位置相近且易接錯的油口,應盡量設計或選用不同通徑的管接頭和膠管以便于區分。
2、閥塊上的各油口旁均應標注注油口標識,其中,板式閥安裝面的油口標識僅在圖紙上體現,而用于與膠(鋼)管相連接的外接油口和測壓口旁則必須在閥塊體上打相應鋼印,為保證安裝管接頭(或法蘭)后不將標識覆蓋,鋼印距離相應油口邊緣大于7mm。
3、閥塊上的外接油口、測壓口應根據管接頭連接尺寸設計,沉孔外徑、深度和螺紋深度均應留有合適的余量,避免安裝時干涉。
4、合理選擇各控制閥的結構形式,同時應避免閥塊集成度過高,尤其應避免在同一閥塊上集成過多的螺紋插裝閥,否則會使閥塊工藝孔成倍增加,油路曲折,壓力損失高,同時造成加工、檢驗和排故困難;但是對于功能相關,油路并聯的板式閥組應盡量集成,以便簡化系統管路。
5、閥塊上采用的板式液壓控制閥安裝面應按廠家樣本提供的尺寸設計。
6、閥塊上采用的螺紋插裝閥安裝孔應按廠家樣本提供的尺寸設計,盡量選用和其他品牌型號通用性強和有現有加工刀具的插件。
7、設計閥塊體的孔道時應考慮盡可能減小流阻損失及加工方便。一般工作管路推薦流速為8m/s,回油管路推薦流速為4m/s。
8、閥塊的孔深數值是指從孔道所在視圖表面計算并包括鉆尖的深度。
9、為便于去毛刺和避免污染物沉積,相交孔的結構形式應采用T形結構,其中一個孔的孔深為該孔端面到與之相通孔道的軸線位置,不得采用十字形結構。
以上就是關于閥塊的結構組成和設計注意事項的介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來深入了解一下閥塊的相關知識。